2023 書單:軟體工作、小說、社會議題、身心健康、傳記

Barcelona, Spain

目次

1. 軟體工作
2. 小說
3. 社會議題
4. 身心健康
5. 傳記

2023 年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充實、充滿改變的一年,於閱讀一事也不例外,我的閱讀領域終於稍微向未知拓展了一些,包含想關注許久的台美關係、身心健康議題、創造實物(相較於創造網路產物的軟體工程師)的職人自傳及從社會與經濟學去思考資本主義的問題

這份書單唯二的遺憾是:

  1. 沒能把《收入不平等》的心得寫完
  2. 沒能看完《人月神話:軟體專案管理之道

希望新的一年能涉略更多各式議題的書,將這殘酷如 Zombie 的世界看得更透澈;也為正在戰爭、不知道是否會發生戰爭的地方祈願 ☮️

1. 軟體工作

無瑕的程式碼 番外篇:專業程式設計師的生存之道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98217

(軟體開發領域主要由英文世界主導,因此晶晶體更有效率、有點沒必要避免,還請讀者見諒)

本書很顯然的,是《無瑕的程式碼:敏捷軟體開發技巧守則》同作者的軟體工作者生存法則書。由於在 Clean Code 方面我高度認同作者的諸多理念,所以本書不意外地也引發我強烈的共鳴。然而,一些內容也令我五味雜陳…

先從深有同感的地方講起!雖然此一議題在《人月神話》中有被更詳盡、周全地討論,但這兩書都花了許多篇幅著重在此一血淋淋的事實:對於估計開發成本/估點數一事,目前來說無論怎麼做,都是永遠不可能精確的。將大 feature 拆成小 feature 當然能讓細節更早被考量,但這一招的盲點在於很多細碎的小問題仍然會在小 feature 的 ticket 上被低估,逐漸地被低估的許多小問題又匯聚成了大 feature ticket 上估算不到的巨大成本

這種對於現實的無奈、或說未來本來就是難以預測的,我只感到遺憾沒有早點讀這兩本書,當初在前公司許多 sprint review 會議上的自我、團隊檢討,前人當然都遇過了,而我們能做的似乎就只有看看前人說了些什麼,然後接受現實

再來,對於「專業」的培養,算是整本書最打醒我的部分,但也給我一種五味雜陳、淡淡的無力感。直接引用書中的句子好了:

- 所謂『術業有專攻』,那是需要時間去追求的

- 你應該計劃每週工作 60 小時。前 40 小時是給雇主的,後 20 小時是給自己的。在這剩餘的 20 小時裡,你應該看書、練習、學習,或者做其他能提升職業能力的事

自從在前工作上 burnout 後,我積極地抵抗工程師世界的加班、下班繼續以學習之名從事更多工作之實的文化。然而,逐漸地我了解到:這就是工程師這個職業的要求;加班、下班後繼續學習/工作*,就是工程師文化。如果任職的公司沒有加班文化,那只能算自己幸運罷了,但也別視之為理所當然,因為工作能力的精進反而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了 😧

當然,這文化有很多問題,例如:工程師世界多數是男性,而當工程師在加班時,家庭的付出自然得由其伴侶(多為女性)來承擔、效率至上的文化讓許多科技業從業者視全天候使用外送平台為理所當然,卻沒意識到海量的包裝垃圾與外送員的血汗付出…我一點也不喜歡這些病態的產業文化,但既然也沒人逼我當工程師,那我能做的就只是:有限度地加班,但求達成工作、生活與心靈平靜的平衡,並要確保自身的專業培養不間斷

最後,來談談作者對 TDD(測試驅動開發)的持續主張。很顯然他對 TDD 的愛好自《無瑕的程式碼》又更上了一層樓:

TDD 是專業人士的選擇。不使用 TDD 就說明你可能還不夠專業

TDD 真不是我喜歡的開發方法。先寫測試再寫業務邏輯,令寫業務邏輯中的「創造感」減損許多,因為測試、寫測試的順序被定好,業務邏輯的長相也就八九不離十了。當然,如果把寫程式作為一個工作去做,那創造感好像是有點個人、不專業的論點,這是否就是作者所謂的不夠專業呢?

我想我還需要寫更多程式、嘗試運用 TDD 於更多專案來得到更清晰而堅定的自己的答案吧!

*說真的,多數時間真的很難區分,因為工程師下班的學習內容時常是受上班時遇到的問題所啟發

2. 小說

太空漫遊四部曲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655201

看了本經典科幻系列後,終於能辨識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致敬元素,包含源自本書的一詞 Monolith,例:英國的 crypto debt card 公司以為外星人終於降臨的 Monolith 快閃,以及除 Lucy 之外數不盡的影像作品中猴子亂叫、殺大貓咪的橋段

也理解到為何《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曾說“我所有作品都是對克拉克的拙劣模仿”,因為兩者的主軸、世界觀、處理的議題高度相似。不過,不知劉慈欣是否有意為之,三體似乎總是在「選擇上刻意與太空漫遊系列相反」:太空漫遊隱藏許多科學細節、三體則是直接把硬科學甩在讀者臉上;世界觀同樣有更高等的文明存在,太空漫遊選擇的是較為仁慈而放任的主宰,而三體中的歌者卻無情地使用二向箔摧毀低等文明;太空漫遊對太空的探索是樂觀、展望未來可能性的,三體卻大致悲觀、直至結尾才對故事主角展現了一絲未來的可能性…

因此,我有兩個人歪理來解釋兩作品的選擇差異:

  1. 兩書的調性可能和時代背景有關。克拉克經歷的是兩次世界大戰後,人類文明的復甦以及科技爆炸性發展,而劉慈欣則生在受到壓抑控制的中國,雖經歷科技與生活水準的提升,但(我膚淺地猜測)生活的快樂程度卻節節下滑的現代。因此,太空漫遊以暫時性的人定勝天作結尾、而三體的人類主角在多數時間都只是「被施捨者、被告知者」,手無縛雞之力地被更高等的文明主宰著命運
  2. 許多事物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演進,複雜度會逐漸上升,因此同樣作為科幻作品,後進的三體若要能與時代經典太空漫遊被人們相提並論,勢必要在描述的手法上相反、提供不同的素材(例:三體第一集中的文革橋段)、對宇宙價值觀有著根本上的假設差異等等。因此,雖然太空漫遊是時代經典、簡潔而震撼力十足,但我還是更喜歡三體腦洞大開的黑暗森林理論、深刻地描繪人性黑暗的文革橋段所帶來的對人性的失望、雖然多數看不懂但稍微懂一點就很令人滿足的滿滿技術細節等

話說回來這系列,先從第四集、最後一集來說起吧!在前三集中能看出作者並不隱瞞其身為無神論者的立場,但第四集他耗費長篇段落來狂婊宗教的頻率真是高到令人納悶:作者那時的私人生活究竟是遭受到了什麼樣的宗教迫害?😂

並且,我認為將宇宙主宰者設定成用人類工程師的產物就能解決的勢力,實在是有點太過貶低高等文明了。因此,我自己會將結局解讀成:其實主宰是故意給人類這個花園的害蟲一個造反的機會。畢竟都已經當到主宰、全知全能了,生活鐵定是挺無聊的,不如看看被自己栽培的低等生物究竟會為了生存而使出什麼花招來對抗自己

而第二本書應是我的個人最愛。首先,在我深入思考後才發現,我更精確來說應算是異星生物迷,因為最令我興奮的橋段往往是描繪其他生命形態的可能,如木衛二上的生物、三體中的三體人。對於另一個宇宙文明從何而來、如何演進及發展出哪些獨特的技能(例:三體人有點方便的脫水),這種興奮感可能是因為地球上許多生物們的部分秘密已被揭開,而對於跳脫想像的未知生命的渴望便只能寄託於廣大無垠的宇宙中了…這大概就是為何我深深著迷於奇幻、科幻作品吧

再來,在我看完第二本之前,可能是受三體總會提供科學原理的影響,總覺得太空漫遊相較之下「比較沒有科學根據」。然而,第二本的書末搜集了作者的多份出版序及譯者序,額外補充了許多科學基礎的推論與可能,令我對太空漫遊系列科學基礎的懷疑煙消雲散,也終於被說服為何多數對於克拉克的讚譽是「科學與人文的完美融合」

最後,關於本系列的時間背景設定也是挺有趣的。如第一本的場景設定在 2001,作者想像那時人類已經在太陽系的行星們建立了據點,但實際上人類的太空探索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大致呈現停滯,遠遠落後作者的預估。這令我想到三體黑暗森林理論中的技術爆炸,按理來說在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應該要能延續太空的探索,沒想到實際上卻非如此,真令人納悶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或許這也是為何馬斯克雖爭議不斷,卻仍有許多人同他一起做著太空夢吧

題外話:推薦一說書頻道,要把這科幻史上的經典作看完畢竟是曠日費時,感謝它幫我在開始每一本續集前快速地恢復記憶!

發現亞當斯密:一個關於財富、轉型與道德的故事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66248

一般來說我是不太喜歡這種設定挺沒創意的寓言故事:一位產不出畢業論文的博士,遇上了被稱作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鬼魂,才發現其實亞當斯密除了為人熟知、強調個人私利的《國富論》,其晚年著作《道德情操論》點出道德才是平衡國富論中只強調自私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根基。於是,主角深受影響而捨去了個人私慾的博士論文,以無私的方式貢獻社會…

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一書的存在與其論點,令曾身為經濟系的我得到了和同為經濟系的主角幾乎可說是一模一樣的感受與醒悟:

為何「選擇的科學」只教了一半 — 人類行為「下流而自私」的一部份,卻很少或根本沒提過「高貴而慷慨的部分」 — 這部分困擾著我。亞當斯密的市場,不是存在於一個想像的自治土地上,或是沒有道德感的個人身上,而是在互相依存的社會結構裡,其中人的操守獲得讚揚,道德良知可以限制個人的行為。忽視這些層面,就會讓經濟學者導出不正確,甚至危險的結論

當我們看向資本主義發達的許多國度,人們總稱讚著自由市場的效率、功績主義精準地區分了人們應得的階級,但又有多少人關心社會正義、被資本主義社會犧牲的弱勢族群,像《道德情操論》去思考資本主義根本上的假設錯誤呢?為此原因,即使我完全沒在管本書的情節、只跳著看亞當斯密的鬼魂的發言,仍然要推薦這本書

以對追求財富的反思作結,我想這可能也是許多人在進入職場後有體會到的:

財富當然值得人們去追求,但它並不值得用那麼激烈的熱情去追求,那樣的熱情會驅使我們去違背審慎或正義的原則,或是腐化我們心靈未來的平靜。假如財富成為一個單一目標,你就會看到,總是有人比你有錢,而你如果沒有得到『最多』,那麼『擁有』就變得一文不值!富人的愉悅,多的是虛榮心與優越感,很少帶著全然的寧靜祥和

3. 社會議題

兩個爸爸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557

本年度個人最為之感動的書,也是我多年以來第一次購書贈予朋友

如同其一推薦序所說的,這本書涵蓋了作為一名男同志大部分可能遇上的生命歷程:對性向的掙扎、遠走他鄉以求一個開放的環境、出櫃、各國同志交友經驗、受到暴力對待與療傷、建立長期伴侶關係、關係儀式、與法律抗爭、尋求代理孕母、養育後代、家庭生活(包含上一代)、公開分享生命歷程…

如此豐富的經驗,我想一部份是因為兩位作者很積極、有意識地對生命做出選擇並負責。作者知曉“…我是個中產階級的專業人士,一個在社經地位上佔有一定優勢的男人,而且能夠以公開的同志身份,不怕被家人朋友議論,也不怕在工作崗位上遭到歧視欺壓…我一向認為,人有特權就應該擔負更多的社會職責”。看一本傳記類的書籍感到激動、感同身受等等或許不難,但讓我「尊敬」、從字裡行間被說服了故事主角對社會的貢獻與影響,上一次應是《永久檔案》了

另一部份,也可能是因為某種程度上他們的際遇、環境等仍算是幸運的,例如:作者的媽媽用較委婉的說法,就讓很傳統的爸爸沒什麼阻礙地接受了兒子的出櫃;第二作者的妹妹雖曾篤定自己作為一個沒有孩子的女性,能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會遠大於將時間花費在生養小孩,但在聽到哥哥及其伴侶有代理孕母的需求後便扛起了這一重責大任,並在生產後將小孩的權利全數奉上

此外,書中不時出現的有趣諷刺真令人欲罷不能、一看再看,例如:只願和白人交往的亞裔同志認為和亞裔交往是亂倫,那世界上任何的同種族伴侶也全都是嗎?第二作者成為某教徒後,被家人取笑說「他的批判性思考還不足,才會被洗腦」(原因應是該宗教對同志實在沒什麼光彩的歷史。我這裡不特別指名該宗教,因為任何的宗教信仰者都請斟酌閱讀本書,全都會中槍 😅 )

最後,以引述作者對未來社會的美好願景作結:

在「異性戀為常態」的前提假設下,大部分的人都會假設別人也是異性戀,這就造成了同志必須出櫃的情況。如果社會能進步到不再有「異性戀為常態」的前提假設,每個人就可以自在地去喜歡另一個人,當性別不再成為「問題」,同志就不需要再「出櫃」了。

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從外交、制度、重大議題全面解析台美關係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863

不善記憶的我一直以來都對歷史、法律等感到十分頭痛,因為讀完後通常都只會覺得腦中一片空白,人名、歷史事件、時間點等都會直接消失。而盡責的本書將美國的政治體制、台美的外交歷史介紹地非常詳實,所以不意外地我根本記不得任何台美的歷史事件、美國參眾議院的挺台人士等等

然而,透過那些人名、法案名、政治體制鉅細靡遺的描述,我腦中從前對於台灣處境、台美關係等淺薄的想像確實清晰了許多,讀完後令我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之感,例如:從前對於選舉期間很常出現的一些政治宣傳口號,像是美國不怎麼樣,就是沒在幫台灣;台灣只是一顆美國可拋棄的棋子;美國總是高價賣軍武給台灣…這些言論,總隱隱地覺得八成不正確,但又沒辦法講出番道理來反駁。而在瞭解了台美淵源橫跨藍綠兩黨的過去幾十年歷史,以及美國本身的政治體制、概略的政治決策制定流程,才很清楚地知道很多政治宣傳言論之所以能夠唬住一些人、勾起人的疑心,其實只是因為多數人真的都沒那美國時間或耐心,去閱讀或透過其他方式來得到戳破那些不實言論的歷史與政治知識。相信許多看了這本書的讀者會像我一樣對於政治有清楚了許多的頓悟感

然而,這頓悟感其實是帶有著渺小、感到無知的情緒,因為跟專業政治或外交等人士比起來,多數人包含我,對於政治根本是一無所知啊,那我們的那一票真的有幫助、會達到什麼正確的決策嗎?我們是否只能安慰自己:民主選擇的是公平而非效率吧

4. 身心健康

餐桌上的偽科學:加州大學醫學院教授破解上百種健康謠言和深入人心的醫學迷思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6765

前同事推薦的書,且讀後行動也差不多:立刻把保健食品丟了(雖然也才一瓶維他命 D),因為目前研究顯示營養補充品只對「有缺少」的人有幫助,對沒缺少的則沒有額外效益,例如:B12 對全素者、維他命 D 對身處缺乏陽光的環境;甚至,有許多營養補充品依據研究結果是和癌症、死亡風險上升有正相關的;或是,維他命 D 能被稱作維他命算是命名過於隨便,因為它其實是種賀爾蒙,但我想多數購買維他命 D 的人原本應該不是打算要攝取額外的賀爾蒙…

我個人並非醫學領域,因此無法一一檢驗作者立論的來源是否正確、經的起考驗。不過本書從形式來看,接近「歸納引述一領域內最新論點的集成」的論文類型。因此,能看出作者用詞謹慎、話有幾分就說幾分,這種以撰寫論文來對待的嚴謹,例如:科學治療(手術、化療等)不一定有效,但目前也沒有對付癌症更好的科學手段;紅肉與白肉對於健康的影響多寡目前尚無定論;喝茶的益處是確定的、但壞處不是

看來其實飲食的健康還是挺簡單的:營養均衡、多吃原型食物、少吃人造物,根本不用花大錢、額外心力吃補充品、被販賣健康焦慮

休息的藝術:睡好睡滿還是累?比睡眠更能帶來活力與幸福的10道休息建言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3010

在體認到自己其實不太知道該如何有意識地放鬆後,開始尋找各種關於休息的書籍,而拿這本是想來看看其他人都怎麼休息

本書匯集各國共一萬八千名一般人的調查結果,寫下最受歡迎的十項放鬆活動。令人最驚訝的是,即使對外向者而言,休息仍更是個人而非群體體驗:閱讀第一名、獨處第三名、泡熱水澡第七名、做白日夢第八名、靜觀第十名。其他適合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從事的第二名大自然體驗、第四名的聽音樂、第五名的無所事事、第六名的步行及第九名的看電視,一個人也完全可以

得知了以上統計資料後我心境上也放鬆了許多,一來,對多數人而言放鬆不過就是很簡單、不怎麼花錢的個人活動:二來,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有在放鬆,只是不具備足夠知識來主動意識到這一事實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380

本書將人所消耗的能量/力氣分為:體力、心力、腦力。而為了恢復不同的力,便有不同的手段:體力靠足夠且良好的睡眠,腦力靠任務與作業的轉換,心力靠人際和情感的交流。這一論點似乎與上方的《休息的藝術》能相互參照,例如:對於許多現代人而言,休息多著重於腦力,透過切換不同的活動來豐富大腦的刺激與舒緩八小時工作較為單一的腦力消耗

有了這種簡單的能量分類框架,似乎能對自己的疲勞進行較有邏輯性的分析:若是一個上班族的上班日,通常體力的消耗不大,就可以思考工作上是否消耗腦力過多、或是人際上的互動太令人心累…進而得知自己當下需要的休息方式。其他像是書中推薦的:透過 power-nap 於日間補充體力、工作休息時散個步來稍微補充腦力等,也令我十分期待能在日後嘗試有意識地休息

5. 傳記

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3267

隨著年紀漸增,應能算是網路世代原生居民的我,逐漸對大自然、物理世界嚮往了起來。我常想:如果能在電腦的虛擬世界中創造程式、產出文章中得到樂趣,那修繕物品、親手做出生活上能實體觸碰到的家具,其樂趣不可能少的吧?本書的作者大概就是基於相同的感受,決定從一個記者轉換為木工師傅

雖然作者的轉職過程被寫得似乎是挺順利的,一晃眼就跟著她的女師傅做了幾個年頭,但中間的一段無案期,在我看來,實為本書起了畫龍點睛之效。一來,約莫半年的無業狀態,作者靜下心來回顧了她對木工一職的熱情、與記者相比較,並深刻地探討了失業一番,包含接案行業如木工的不穩定性、以及終能理解曾經失業許久的父親的感受等;二來,由於作者沒有解釋究竟是不是她的師傅突然不想用她了,因此我腦中的疑問讓我似乎更能感同身受作者的不安、迷茫、疑惑與自我懷疑,大幅地增加了閱讀上的代入感

撇除本書的許多工匠專有名詞,整體上我看得津津有味,包含罕見的女木工師傅的工作經驗陳述、木工師傅處理突發事件的解決問題精神、作者對於上班時對自己女性魅力的蕩然無存感到沮喪,因此開始在下班後費時梳妝打扮一番、作者於工作場合中的調情招數,以及最後幫父親做了一個書櫃的過程與家人感情的變化

描寫職人的書總是令人心生嚮往、恨人生短暫而不足以體驗遍各行各業啊

老千騙局: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常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740

這本書和曾寫過的《我為什麼告別高盛》非常類似,畢竟作者與《大賣空》是同一人,主題為描述銀行從業者的工作場景,部分時間在講他們滑稽、不太具道德、符合普羅大眾想像的那一面,另一方面當然有著許多金融商品的知識。但一直看下去…好像也就這樣,卻又不如大賣空那般有趣而劇情高潮迭起,因此這本書我大概只認真地看了一半

然而,最後一章節作者對於金錢的反思讓我格外想要紀錄下他的這段話:

如果你像我一樣,曾經身處在這個史上最荒謬的金錢遊戲核心,賺進的鈔票遠多於你對社會的貢獻(雖然我也很想說這一切都是我努力付出所得來的,但這畢竟不是事實),當你看到周遭和你一樣不配賺那麼多錢的人,都以驚人的速度撈錢時,你的金錢觀會有什麼改變?

原本對於作者的這段啟發我感觸很深,但最後我決定只來分享我個人對於這種社會不公的暫時性結論、解法:若期待能身處較為公平的社會、賺取心安理得也不貶損個人價值的收入,就別待在資本主義最興盛的美國、資本主義核心的金融業,那裡的價值觀當然是崇尚功績主義,認為收入多是來自個人努力,而非運氣、體制先天的設計不公等等。考慮移民到個高稅收因而社會相對平等的國度或許能減緩良心的不安,例:西北歐?

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圖片來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681

我非常喜歡本書前半部的三大主題:作者在非政府組織的工作場景、她對短期國際志工能帶來的改變的懷疑;裸辭後的生活、對自身經濟情況的評估,並反思傳統的職涯道路選擇、開始探索人生的意義;以及自由業者的接案歷程、際遇與可能性。在這些主題中,來稍微談談這本書的主軸:離職

我想許多人都經歷過、或為不遠將來的辭職/被辭職做打算。然而,光是想到此議題、失業後的生活與各方壓力等等便有些令人卻步。因此,看到作者能以最低限度的經濟來源過好生活、進行自我的探索、逐漸開展不同於以往但令人興奮的職涯可能時,讓我安心了不少。其實失業也沒想像中這麼可怕,只是我們總是過度放大了未知的恐懼,卻又難以想像未知所能帶來的好 :)

--

--